首页

上官娴vs若溪黄金

时间:2025-05-25 18:08:08 作者:(经济观察)重大项目加速推进 中国扩投资动力充足 浏览量:75320

  掉队的中部“副中心”,终于等到了补短板的机会。

  近日,洛阳市发改委网站发布消息称,焦作经洛阳至平顶山高铁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国铁集团和河南省政府联合批复,向全面开工迈进关键一步。

  焦洛平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呼南高铁的组成部分。公开信息显示,早在2009年,焦济洛、洛阳至平顶山城际铁路就被纳入国家发改委批复的《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2009~2020年)》。

  多年来,相关线路规划一波三折,牵动沿线地区的“神经”。为了争取呼南高铁过境,洛阳、济源等地更是屡屡奔走呼吁,殊为不易。

  这条高铁有多重要?一个现实背景是,河南在全国率先建成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型高铁网络之后,面临各省间高铁赛道的激烈竞逐,外界担忧紧随而至:进入后“米”字型时代,河南如何延续优势?

  在这座高铁大省的下一步“棋局”中,定位“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的洛阳显然被寄予厚望。

  随着焦洛平高铁加速推进,洛阳终于有望打破仅有一条东西向高铁通道的尴尬局面,历史性完成“十”字构架的另一笔。更长远来看,洛阳似乎还有再造一个“米”字枢纽的可能?补齐交通短板,能否为洛阳找回一些信心?

  守住优势

  河南是全国首个“米”字形高铁网省份。

  去年底,郑济高铁全线开通。历时18年、投资3000亿,河南在全国率先建成2200公里米字型高铁网,形成以郑州为中心通达全国主要经济区的“12345”高铁交通圈,从“中国铁路心脏”跃升为“中国高铁心脏”。

  不过,高铁时代日新月异,这一超级工程落定并不意味着河南可以就此“躺平”。

  在河南之前,福建、安徽、江苏等6个省份已率先实现“市市通高铁”。就里程规模而言,仅聚焦于中部,截至去年底,安徽高铁里程2537公里,湖南高铁里程2501公里,江西的高铁里程也已接近2300公里。

  而从枢纽地位看,隔壁的湖北还在加快推进以武汉为核心的超“米”字型枢纽网,以襄阳、宜昌为副中心的“多向放射型”高铁枢纽,以其他市州为节点的“十字型”高铁枢纽……河南的先发优势将逐渐减弱。

  其实,早在河南“米”字型高铁路网建成前夕,就有一种担忧在当地蔓延——后“米”字时代,河南还有哪些重要铁路项目可以期待?

  彼时,中原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河南大学资深教授耿明斋受访指出,“从2021年开始,我们(河南)迅速醒了过来”,已经开始紧锣密鼓地谋划第二轮高铁建设。

  也是在2022年前后,焦洛平高铁先后被纳入国家《“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和《河南省“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枢纽经济发展规划》重点建设工程。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在回答“面临兄弟省市的快速赶超,河南该如何干”时,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铁路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悦国勇进一步透露,将全力实施高铁拓展成网工程,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内的南信合高铁、焦洛平高铁等7个重点项目建设。

  不难看出,国家和省级层面的高度重视,也是酝酿多时的焦洛平高铁得以在近两年快速推进的重要原因。

  公开报道显示,2022年1月以来,(河南)省、(洛阳)市专班先后组织4次推进会、51次专班会,推动焦洛平高铁高效完成项目规划选址、社会稳定、节能评估、用地预审等可研批复前置手续,以及预可研审查、可研审查、可研鉴修等重要节点工作,直至此次可研报告获得国铁集团和省政府联合批复。

  “米”字构想

  规划显示,焦洛平高铁途经河南西部的焦作市、济源市、洛阳市、平顶山市,新建线路长229.2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全线新设沁阳西、济源东、孟津北、汝阳东、汝州南5座车站。

图片来源:铁路建设规划,仅供参考

  在民建河南省委会主委梁留科看来,“焦洛平高铁项目获批复后,以郑州为中心的河南‘米’字形高铁网,加上豫西洛阳和豫东商丘两个高铁‘十’字构架,河南开始形成‘米字引领、双翼驱动’的高铁新格局。”

  也就是说,这条南北走向的高铁线路不仅有利于加强豫西各市互联互通,还将破解洛阳此前的尴尬处境——作为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却仅有一条高铁过境,即东西走向的郑西高铁,严重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及辐射带动作用。

  在河南省内,2016年才迎来首条高铁的商丘,在2020年商合杭高铁通车运营后,便已形成郑州之后第二个高铁、普铁“双十字”枢纽,成为河南第二大铁路枢纽城市。与同为中部副中心城市的襄阳、芜湖等地相比,洛阳现有高铁格局更是差距明显。

  面对这一局面,当地不是不着急。

  2022年公布的《河南省“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枢纽经济发展规划》,就曾提出“实现交通区位优势再造”。其中多处提及洛阳,明确加快建设洛阳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并点题洛阳“十”字高速铁路骨架建设。

  眼下,有望尽快开工的焦洛平高铁,让洛阳添上“十”字第二笔指日可待,也成为其扭转局面的一次重要机遇。而在“十”字之后,这座副中心城市还有更大的设想。

  随着各地规划建设步伐加速,“米”字型高铁早已不局限于省会城市之间的竞争。眼看着周边城市瞄准“米”字枢纽争相布局,有省内“大哥”郑州示范在前,洛阳自然也不甘落后。

图片来源:《河南省“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枢纽经济发展规划》

  尽管现有线路版图暂显“掉队”,但洛阳的“米”字型高铁梦或许并不遥远。在近年河南省级交通规划的众多表述中,同时拥有“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和“副中心城市”定位的洛阳,几乎都是仅次于省会郑州的存在。

  综合相关规划与民众呼声来看,除郑西高铁和焦洛平高铁外,未来有望完善洛阳“米”字型高铁网的线路还有东南方向的宁洛高铁(沪银高铁的一部分,自宁夏银川经洛阳到达南京和上海,已纳入国家远期规划)、西南方向的洛十(洛阳至十堰)铁路等。

  难题待解

  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铁路为城市带来的不只是交通枢纽地位的提升。眼下全国各地加速发力补齐区域轨道网,其本质是通过加强区域内互联互通,实现轨道交通和地方发展的有机互动。

  这也被认为是高铁大省河南的短板之一。

  具体来看,除省会郑州作为全省枢纽经济发展核心、被赋予联动郑州都市圈使命之外,作为官方确定的两个副中心城市,洛阳和南阳还分别肩负着辐射带动豫西、豫南各市发展的重任。

图片来源:洛阳市政府官网

  然而,《河南省“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枢纽经济发展规划》曾直指当地存在的问题:“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化体制机制不健全,融合发展主动意识和运作能力不强,存在传统发展路径依赖。”

  面向“十四五”,河南明确将以枢纽城市为核心,强化交通对接、功能衔接、产业链接,打造“一核四区”枢纽经济增长极。其中提到,“做强豫西枢纽经济协同发展区。推进洛阳与三门峡、济源等枢纽城市现代商贸、生产服务及供应链一体化发展,协同建设豫西转型创新发展示范区。”

  就在前不久举行的2024全球豫商大会郑州都市圈产业对接会上,经郑州、洛阳、开封、许昌、新乡、焦作、平顶山、漯河等8市协商一致,《郑州都市圈城市产业招商合作宣言》正式面向社会发布。会上同时公布的8条重点产业带(链)中,有多条均涉及洛阳与豫西兄弟城市的协同融合。例如:

  洛济焦高端石化产业带:依托呼南高铁豫西通道、洛济焦城际、焦柳铁路、二广高速等区域交通廊道,串联孟津先进制造业开发区、济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孟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产业功能区,联合打造千亿级高端石化产业基地。

  洛平高端装备产业带:以河南西部(洛阳—平顶山)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为引领,建设具有较强影响力的高端装备产业基地。

  这无疑也对洛阳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洛阳的经济表现却略显吃力。

  在年度统计公报中,洛阳已经连续两年调减最终核实的GDP数据——2021年由初步核算的5447.1亿元调整为5384.1亿元,2022年由5675.2亿元调整为5386.2亿元。

  2023年洛阳GDP5481.6亿元,仅在中部非省会城市中,就已经低于襄阳、宜昌两城。今年一季度最新数据,洛阳GDP1374.15亿元,同比增长1.5%,增速不仅低于全国3.8个百分点,低于全省3.2个百分点,对比省内的郑州、南阳也同样处于下风。

  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在痛失稳坐多年的“中西部非省会第一城”之后,洛阳的落后差距正在进一步拉大。机遇和挑战近在眼前,这个承载诸多期待的副中心又将如何引领周边兄弟城市“抱团发展”?

  记者|程晓玲

  编辑|王月龙 杨欢 盖源源

  校对|刘思琦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坐着高铁去古都 国铁集团郑州局中秋增开32对热门临客

胡启恒表示,中国加入互联网和中国改革开放加入全世界是一致的,中国加入世界使得世界发生了改变,而中国加入互联网,也对世界的互联网起到了很大作用。

山西文旅集团原副总经理行连军被“双开”

事实上,中国百姓日常烹饪的许多菜肴都属于药膳的范畴,蓝莓山药、杏仁豆腐、石斛炖土鸡、山楂红枣饮……中餐的许多食材和香料都属于药食同源类,山药、杏仁、黑豆、枸杞、桑葚、蜂蜜、生姜、八角、茴香……它们既是食材,同时也是中药材。

美媒:哈里斯选择明尼苏达州州长沃尔兹为竞选搭档

外媒:以军地面部队司令因“个人原因”辞职

让“实效”落在“长效”中。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发展乡镇企业,从“枫桥经验”到“千万工程”……这些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改革实践之所以能够历久弥新,关键在于发扬钉钉子精神。定好改革之良策、良方之后,关键在钉得稳、钉得实,让成果更稳固、成效更持续。在“钉得稳”上注重因地制宜,打破思维定式、摆脱路径依赖,把上级要求、地方实际和新鲜经验结合起来,将好做法以制度的形式固化下来。在“钉得实”上扭住关键求精度,对解决每一个问题动真格、下真功,对推动每一项工作盯细节、尽精微,以“群众满不满意”“发展适不适用”为标尺,对每个阶段、每个环节“回头看”,确保改革举措不跑偏走样、不打折变通,在“一锤一锤接着敲、一颗接着一颗钉”中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作者:王明君 古启鑫)

一是在当代国际竞争中处于主动。不同文明体的竞争,核心是价值观的竞争。西方实行所谓“价值观外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遭遇强权挤压。站起来解决了不挨打,富起来解决了不挨饿,强起来要解决的是不挨骂。中国价值、中国精神如何让大学生入脑入心入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如何让国际上有一个理解,这个任务很重,我们需要进行学理化的阐释、学术化的表达、体系化的构建。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